第(2/3)页 “不过如此一来,总统就不得不隐退了。” 在之前的G党报纸上,刊登了四十三名果党战犯名单,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常瑞元。 无论如何,G党是不可能和一个战犯和谈的。 常瑞元并未回答,他还要试探一下党内的情况。 此时,G军已有席卷之势、桂系又在逼宫、党内也有人要求和谈,常瑞元的日子很不好过。 几天后,常瑞元在总统官邸召开了晚会,准备做出回应。 门口,吴刚调侃道:“文白将军是主和派,请先。” 张文白立刻反讽道:“欸吴先生和融清先生是主战派,理应打头阵。” 这话让吴刚和陈融清有些尴尬。 在门口负责迎接的俞良桢见几人僵住,赶忙走了过来。 “主战派、主和派,其实都是一派,一边是总统的右手,一边是总统的左手,大家一起、一起。” 几人也知道现在不适合翻脸,于是顺势就走了进去。 而几人刚走进屋,检察院院长于伯循不知道门口的情况,一句话又把事挑起来了。 “三年前,内战刚刚开始的时候,是文官主和武将主战。现在呢?颠倒过来了,武将主和,文官主战。” 于伯循以为自己说了个笑话,想要调节一下气氛,谁知道一下嗵到了马蜂窝上。 张文白立刻说道:“那好办嘛,就请主战的文官,上前线和G军较量一下。” “融清先生觉得如何?” 陈融清连话都没说,扭头远离了张文白。 开玩笑,他和他大哥捞的正爽,傻币才上前线。 他们文官主战,那是为了让当兵的去前面送命,他们在后面捞钱。 让文官去前线,这岂不是有违法理、情理、钱理? 张文白见陈融清离开,撇了撇嘴没有再说什么。 一旁的于伯循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,变得沉默不语了。 几分钟后,常瑞元走了进来。 “坐,都坐吧。” “现在局势严重,党内有人主张和谈,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,我不能不有所表示。” 扫了众人一眼,常瑞元继续说道:“我已拟好一篇议和的文告,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。” 随后,常瑞元示意一旁的侍从宣读他写好的文件。 “只要和议无害于” 听完宣读的议和文告,张文白有些感慨道: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。” 不过有人认同就有人反对,尤其是常瑞元的铁杆。 “这篇文告绝对不能发表,否则后果难以预料,我们决不能和G党议和。” 张文白劝说道:“要保住半壁江山,就决不能再打了。” 汤克勤立刻起身说道:“我是领兵的,只知道大敌当前,军心不可散。” “我们应该继续贯彻初衷,戡乱到底!”陈融清附和道。 张文白说道:“诸位,都到了现在这个田地,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下?只有勇于面对现实,才有复兴的希望。” 陈融清立刻反驳道:“现在议和,军心、民心涣散,党国难免覆亡;打,或者可以侥幸取胜。” “现在是民心不能战,士气不能战,政治经济也不能战,否则我们将会.” 还没等张文白说完,陈融清就打断道:“我们在军事上虽然遭受了挫折,但是并没有失败,我们还有两百万军队,还有大半个中国,特别是还有这一道长江天堑!” 对于陈融清而言,哪怕是多打一天,对他们陈家也是有利。 张文白看着陈融清气的咬牙切齿,守江必守淮,现在淮河都拱手让人了,长江就不可能守得住。 还不等张文白说话,汤克勤又站了起来:“我是个军人,军人只懂得服从,无论打也好,和也好,都应该按照总统的训示办,只要服从领袖的意志,就一定能战胜G党!” 第(2/3)页